受6月份“錢荒”風波的影響,銀行理財、信托產品、短期理財基金等各路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均出現明顯回升。就信托產品而言,大致可以判斷已結束下行趨勢,進入緩慢上行階段?,F階段,房地產信托及基礎產業信托作為信托機構倚重發展的信托產品,風險系數低于某些特殊行業背景的工商企業信托,預期收益率卻高于信托產品收益率中樞,為下半年信托投資的推薦品種。
信托產品收益率結束下行趨勢
受6月份“錢荒”風波的影響,以銀行理財產品為代表的理財市場預期收益率出現明顯提升。集合信托市場平均預期收益率也在8.6%-8.8%附近徘徊連續兩個月之后,重新回到9%以上。
諾亞財富研究部研究總監李要深認為,信托產品收益率經過上半年持續下行之后,已經結束下行趨勢,目前來看下半年很可能緩慢上升。“在充分競爭的市場中(即實現了利率市場化),資金長期平均成本與資金長期平均回報應該大致相等。資金的平均利率等于名義貸款利率減去通貨膨脹率,資金的平均回報等于經濟平均增長率。近兩年,信托產品的平均收益率的中樞值大概為8.5%,今年GDP預期增長目標為7.5%,二者較為接近。”
然而,另一項“錢荒”留下的后遺癥是,在監管部門的敦促下,商業銀行將加速推進去杠桿化進程,“銀行同業資金及理財資金對權益類產品的配置將有所下降,同時過橋資金成本上升將導致部分項目兌付出現流動性風險。”普益財富信托研究員范杰認為。
對此,李要深有著不同的看法。他表示,目前的信托產品收益率體現了市場化利率的均衡水平,其風險也相當于市場平均風險,信托產品的風險并不比貸款更高。
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雖然銀信合作的余額占比已經從2010年三季度的64%下降至2013年一季度的24%,但單一信托的占比自2012年一季度開始卻一直在上升,機構及大客戶資金正在成為信托投資的主力。
“單一信托對接基礎設施投資會吸引一些社會保障與管理資金,從大資管產業鏈來看,機構投資者愈加成為資產管理市場的重要角色,這有利于財富管理機構價值的提升。”李要深說。
下半年“房基”兩條腿走路
從2013年上半年的信托業數據來看,以貸款運用方式為主的資金信托仍將是信托公司的主要業務。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貸款信托占資金信托余額的46%。基礎設施和房地產是最主要的投資領域,余額占比分別為26%和9%;2013年一季度這兩個領域的新增占比分別為27%和10%,與以往各季度相比,基礎設施和房地產的占比呈上升趨勢。
來自用益信托研究室的房地產月度報告顯示,隨著房地產開工和銷售的回暖,今年以來房地產信托新增占比持續增加,房地產信托存量在長期保持基本不變之后,自2013年一季度開始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信政合作在2012年一季度之后就進入快速上升通道,信政合作余額在2013年一季度末達到6500多億。盡管463號文發布后基礎產業信托曾出現短暫的發行縮量,但很快又恢復了之前的發行節奏。
李要深認為,下一階段,基礎產業信托及房地產信托依然會是信托機構倚重的資金投向。而根據記者從信托機構了解到的情況是,在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擔憂之下,包括信托機構在內的金融機構對地方政府融資項目的風控標準已經趨嚴。
事實上,不管是房地產信托還是基礎產業信托,土地使用權或房地產項目抵押都是最常見的風險控制措施。根據多家研究機構的判斷,下半年房地產調控加碼的可能性很小。整體而言,房地產信托及基礎產業信托的風險系數要低于有著不同行業背景的工商企業信托。在收益率方面,房地產信托和信政合作產品收益率高于平均水平,前者是出于房價上行預期,后者則對資金成本不敏感。
資深信托專家提醒,在開發與地方政府信用有關的各類融資性業務中,除了關注地方財政收入與支出結構之外,還需重點關注融資主體的資產質量問題,比如是否利用土地虛增價值計入無形資產與存貨,以及包括擔保等或有負債在內的負債情況。